阴宅风水,根植于华夏文明深处,其核心在于为逝者寻一处安宁吉地,以求庇佑后人,使其家族兴旺、福泽绵长、历经千年传承与实践,其法门流派众多,然万变不离其宗、若论及当世最为常用且根本之法,则无外乎“峦头”与“理气”两大体系的结合运用。
峦头为体:寻龙、察砂、观水、点穴
峦头,亦称形法,是阴宅风水之基石、它讲求的是通过肉眼观察山川河流的自然形态,来判断地气之有无、吉凶、此法直观且根本,若无好的峦头格局,再精妙的理气计算亦是空中楼阁。
一曰寻龙、此“龙”非神话之龙,而是指山脉的走势与起伏、风水师认为,山脉是地气运行的通道,称之为“龙脉”、寻龙,便是要找到一条充满生气的活龙脉、真正的龙脉,其山势必然连绵不绝,有起有伏,宛如游龙穿行、山脉从何处发源(太祖山),如何蜿蜒前行(过峡、束气),最终在哪里停驻结穴,皆是勘察的重点、龙脉需有生气,山体丰满圆润,草木茂盛,则为吉;若山石嶙峋,草木枯槁,则为煞气,不可用、龙脉的剥换,即从粗大变细巧,从刚硬变柔和,是龙脉即将结穴的重要标志。
二曰察砂、砂,指穴场周围的护卫山丘、一个上佳的穴场,必须四面有情环抱,形成一个藏风聚气的格局、这便是风水学中著名的“四象”或“四兽”理论:左青龙,右白虎,前朱雀,后玄武。
后玄武,指穴场背后的靠山,必须厚实稳重,如巨浪涌起,给人以坚实的依靠感,方能使穴场安稳。
前朱雀,指穴场前方的地貌,宜开阔明亮,有低矮的案山或朝山相对,形成一种朝拜之势、朱雀前方若有弯曲的水流或平坦的田地(明堂),则更为理想,象征着前景光明,财源广进。
左青龙,指穴场左侧的山峦或岗阜,宜连绵起伏,形态温顺,略高于右侧、青龙代表着贵人与扶持的力量。
右白虎,指穴场右侧的山峦,形态要驯服,低于青龙、所谓“宁叫青龙高万丈,莫叫白虎抬头望”,便是强调白虎不可过于高大或带有逼压之势,否则易生事端。

青龙白虎如双臂环抱,将穴场紧紧护在其中,方能锁住生气,不使其被风吹散。
三曰观水、风水学有云:“山管人丁水管财、”水在阴宅风水中的作用至关重要、水流有汇聚生气之功,所谓“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”、观水,主要看水的来源、流向与形态、水流宜屈曲有情,如“玉带环腰”般环抱穴场,此为聚财之象、水流不宜湍急直冲,形成“反弓水”或“割脚水”,此为破财伤丁之兆、水的出口,即“水口”,也极为关键、水口处若有山峦交错,形成“关锁”,如狮象、龟蛇等形态的山丘把守,则能将一地的财气牢牢锁住,使财富不外泄。
四曰点穴、寻龙、察砂、观水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找到那个最能凝聚龙脉生气的点,即“穴”、点穴是风水师功力的集中体现、穴场通常位于山水交汇、阴阳平衡之处,是一个微地形的中心点、好的穴场,土质五色润泽,有“太极晕”(穴心周围呈现的圈状纹理),能藏风聚气,不受恶风侵袭、在此下葬,逝者得以安息,其精魂所化的能量才能与龙脉之气结合,从而对后代产生积极影响。
理气为用:立向、分金、择时
峦头确定了吉地的大格局,而理气则是通过罗盘等工具,进行精密计算,以确定墓穴最精确的坐向和下葬时间,从而最大限度地接引天地间的旺气。
一曰立向与分金、立向,即确定墓碑的朝向、风水师会手持罗盘,站在确定的穴点上,综合考量周围的砂水形势,以及当下的“三元九运”时空旺气,来决定一个最佳的“坐山朝向”、这个朝向必须能够吸纳前方最吉利的气场,同时避开煞气、例如,三合派风水注重龙、水、向的配合,要求水从生旺方来,流向墓库方去、而玄空飞星派则根据元运,计算出向方当旺的飞星,将墓碑朝向旺星飞临的方位。
分金,是在确定了大方向之后,更为精细的调整、罗盘的一周被划分为360度,再细分为24山、72龙、120分金等、分金之法,就是要将坐向的误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,确保其纳气纯正,不犯“空亡”或“差错”,否则吉凶会有天壤之别。
二曰择日、古人认为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三者合一,方能成事、找到了好的“地利”(风水宝地),还必须选择一个好的“天时”(吉日良辰)来进行安葬、择日之法极为复杂,需要精通天星、历法、风水师会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、穴场的坐向,结合天地间星辰的运行规律,推算出一个能量最和谐、最吉利的时间点、这个时间点,必须能够生旺穴场的坐向五行,同时又能补益主家的运势,避开一切神煞与冲克、一个好的日子,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,使风水宝地的效力迅速而顺利地发挥出来。
峦头与理气,一为体,一为用,互为表里,缺一不可、只重峦头不重理气,如得宝玉而不知如何雕琢;只重理气不重峦头,则如在沙地上建高楼,根基不稳、当今世上,一位技艺高超的风水先生,必然是形法与理法兼修,能够将宏观的自然环境审察与微观的罗盘数据计算完美结合,为逝者找到那片能真正福荫子孙的永恒居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