称骨算命年月日加起几两命 免费称骨几两最好

时间:2025-11-17 08:28:31

稱骨算命詳解:如何計算你的生辰八字是幾兩幾錢命?

稱骨算命,源自唐代袁天罡所著《稱骨歌》,是一種流傳甚廣的命理判斷之法、其核心在於,將人之生辰,即出生的農曆年、月、日、時,各自對應一個特定的“骨重”,四者相加,得出一個總的重量,單位為“兩”與“錢”、一兩等於十錢、這個總重,便對應著一首特定的命格詩文,即“歌訣”,用以概述此人一生的枯榮起伏。

此法簡潔明了,不似八字命盤那般錯綜複雜,故在民間極具生命力、欲知己身幾兩幾錢之命,依循下述步驟,便可自行演算。

稱骨算命的計算步驟

計算骨重,需將年、月、日、時四個數值分別查出,再行加總、切記,所有日期均以農曆為準。

一、查找年份骨重

年份的骨重,是根據六十甲子循環而定的、每個甲子流年,皆有其對應之重量。

(此處僅列舉部分,完整表格可於古籍或網絡通書查閱)

甲子年:一兩二錢

乙丑年:九錢

丙寅年:六錢

丁卯年:七錢

戊辰年:一兩二錢

己巳年:五錢

庚午年:九錢

辛未年:八錢

……以此類推

二、查找月份骨重

月份骨重依據農曆出生月份而定,從正月至臘月,各有其數。

正月:六錢

二月:七錢

三月:一兩八錢

四月:九錢

五月:五錢

六月:一兩六錢

七月:九錢

八月:一兩五錢

九月:一兩八錢

十月:八錢

十一月:九錢

十二月:五錢

三、查找日期骨重

日期骨重則對應農曆的初一至三十日。

初一:五錢

初二:一兩

初三:八錢

初四:一兩五錢

初五:一兩六錢

初六:一兩五錢

初七:八錢

初八:一兩六錢

初九:八錢

初十:一兩六錢

十一:九錢

十二:一兩七錢

十三:八錢

十四:一兩七錢

十五:一兩

十六:八錢

十七:九錢

出生年月日称骨算命对照表

十八:一兩八錢

十九:五錢

二十:一兩五錢

廿一:一兩

廿二:九錢

廿三:八錢

廿四:九錢

廿五:一兩五錢

廿六:一兩八錢

廿七:七錢

廿八:八錢

廿九:一兩六錢

三十:六錢

四、查找時辰骨重

時辰依中國古代十二時辰劃分,每個時辰對應今天的兩小時。

子時(23:00 - 00:59):一兩六錢

丑時(01:00 - 02:59):六錢

寅時(03:00 - 04:59):七錢

卯時(05:00 - 06:59):一兩

辰時(07:00 - 08:59):九錢

巳時(09:00 - 10:59):一兩六錢

午時(11:00 - 12:59):一兩

未時(13:00 - 14:59):八錢

申時(15:00 - 16:59):八錢

酉時(17:00 - 18:59):九錢

戌時(19:00 - 20:59):六錢

亥時(21:00 - 22:59):六錢

實例演算:一步步教你算

譬如,某人出生於農曆庚午年(馬年)三月廿一日巳時。

1. 查年份:庚午年,骨重為 九錢。

2. 查月份:三月,骨重為 一兩八錢。

3. 查日期:廿一日,骨重為 一兩。

4. 查時辰:巳時,骨重為 一兩六錢。

將四者相加:

九錢 + 一兩八錢 + 一兩 + 一兩六錢 = 0.9 + 1.8 + 1.0 + 1.6 = 5.3(兩)

此人命重為 五兩三錢。

查閱《稱骨歌》,五兩三錢的歌訣為:“此格推來福澤宏,興家立業在命中、一生衣食安排定,卻是人間一富翁、”

解曰:此命格福氣深厚,命中注定要振興家業,成就事業、一輩子的衣食都有定數,是富貴之命。

骨重輕重與命格解讀

世人常有誤解,以為骨重愈重,命格愈佳;骨重愈輕,則命途愈舛、此觀點失之偏頗、稱骨算命的精髓,不在於重量本身,而在於其對應的歌訣、每一種重量,都描述了一種特定的人生軌跡與心性特質。

輕命(二兩至三兩區間)

通常指代早年生活較為清苦,需憑藉自身不懈努力,白手起家、此類命格之人,心性堅韌,若能持之以恆,中年之後往往能扭轉乾坤,漸入佳境、正如歌訣所言“少年辛苦,末限安寧”。

中等命(四兩至五兩區間)

此為大多數人的命格區間、一生雖無大富大貴,卻也衣食無憂,少有顛沛流離之苦、為人處世需勤懇踏實,依靠技藝或穩定工作謀生,家庭和順,安穩度日、是為“自力更生,豐衣足食”之命。

重命(六兩至七兩區間)

骨重較高者,常被認為是“天生好命”、他們或出身優渥,或天資聰穎,或遇貴人扶持,人生道路較為順遂、歌訣中多有“出將入相”、“名利雙收”之語、然命重者亦需修身養性,方能承其福祿,否則易生驕橫,反致福澤受損。

當代視角與應有心態

稱骨算命,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,提供的是一個宏觀的人生輪廓參考,而非精確到一朝一夕的預言、它描繪的是一種先天的趨勢與可能性。

人的命運,由“天命”與“人為”共同構成、稱骨算出的結果,可視為對先天條件的一種趣味性解讀,用以自省、自勵、命輕者,不必氣餒,當知“人定勝天”,後天之奮鬥足以改變命運軌跡、命重者,亦不可懈怠,坐享其成,須知“德不配位,必有災殃”,唯有不斷提升自我,方能穩固福報。

將其視為一種了解自我的工具,一種鞭策自己前行的動力,而非束縛手腳的枷鎖,這才是對待傳統命理學說最為理性的態度、它提供了一個劇本的大綱,而如何演繹這齣人生大戲,終究還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