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字合婚,究竟看的是哪个时辰?
谈及八字合婚,世人常论及年、月、日三柱,却往往对时柱的考量含糊其辞、或有人问,合婚是看二人相识之时?是看缔结婚姻的吉时?还是另有所指?此间玄机,在于分清“命”与“运”之别、合婚的根本,是探究二人先天之命是否匹配,而非择一后天吉时来粉饰太平、八字合婚所看重的“时辰”,明确指向的,是二人各自的“出生时辰”,即八字中的第四柱——时柱。
时辰在八字中的分量
一个人的生辰八字,由年、月、日、时四柱组成,每柱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构成,共计八个字、年柱代表根基与祖上,月柱关乎手足与早年事业,日柱则为夫妻宫,日干代表自己,日支代表配偶、而时柱,则掌管着子女、晚年运势、个人深层的欲望以及事业的最终归宿、它如同一座宅邸的最后一进院落,藏着最深的秘密,也决定了人生的最终光景、若将人生比作一棵树,年为根,月为干,日为花,那么时辰便是最终结出的果实、果实的甜美与否,直接关系到一生的成败与幸福。
合婚之本:根于生辰
合婚的目的,是看两个独立的命盘放在一起,能否产生和谐的共振,能否互为补益,而非互为损耗、年、月、日的相合固然重要,它们决定了二人是否有缘相遇,家庭背景是否融洽,以及夫妻关系的基本模式、时柱的相合,则深刻影响着婚姻的最终走向和质量、两个人的出生时辰,揭示了他们晚年能否相伴相依,子女是否贤孝,以及共同创造的家业能否稳固传承、忽略了时柱,便如同建造楼阁只看了地基和梁柱,却不关心屋顶能否遮风避雨,这是不完整的。
时柱,为何在婚配中举足轻重?
其一,时柱为子女宫、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,更是血脉的延续、夫妻二人的时柱,深刻影响着子息的缘分、数量与优劣、若二人时柱相冲相克,可能在求子路上多有波折;若时柱相生相合,则通常意味着子女缘分深厚,且孩子将来能成为家庭的助力、譬如,男方时柱为喜用神,女方时柱亦为其喜用神,且二者干支相合,则子女多能聪慧贤达,光耀门楣。
其二,时柱代表晚运、少年夫妻老来伴、婚姻的真谛,往往在铅华洗尽的晚年才能体现、日柱决定了中年夫妻生活的状态,而时柱则预示了晚景、两个人的时柱若能和谐相处,意味着他们进入晚年,依然能够互相扶持,精神上有所慰藉,生活安稳、反之,若时柱干支互为忌神且激烈交战,即便年轻时恩爱有加,晚年也可能因种种原因分道扬镳,或是一方健康堪忧,落得孤独凄凉。
其三,时柱是内在自我的体现、日柱夫妻宫展现的是婚姻中的相处模式,而时柱更深一层,代表了一个人内心最私密、最不轻易示人的部分,以及潜意识里的追求、两个人的时柱若能相合,说明他们在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上是契合的,这种契合是婚姻关系最坚固的压舱石,能抵御外界的风浪。
如何看待时柱的相合?

审视二人时柱是否相合,并非简单看生肖、其法门在于分析时柱天干与地支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。
天干方面,以相生、相合为佳、例如男方时干为甲木,女方时干为癸水,此为水生木,女方对男方的事业与人生归宿有滋养之功、若男为庚金,女为乙木,则为乙庚相合,代表二人在晚年及子女教育等问题上能达成共识,情意相投。
地支方面,以六合、三合为上佳、例如男方时支为子,女方时支为丑,此为子丑六合,代表晚年生活安稳,家庭内部凝聚力强、若男方时支为申,女方为子,与日支或月支的辰构成申子辰三合水局,则代表双方能共同为了家庭的未来而努力,形成强大的合力。
最忌刑、冲、克、害、例如男方时支为卯,女方时支为酉,此为卯酉相冲,是为“门户之冲”,代表晚年家庭不宁,易因子女或外部因素产生剧烈矛盾,甚至分离、又如子午冲、寅申冲等,皆对婚姻的稳定性构成威胁。
一个实例剖析
试举一例、若男命八字时柱为“庚申”,女命八字时柱为“乙卯”。
从天干看,乙庚相合,此为仁义之合,主夫妻晚年情谊笃深,能互相体谅。
从地支看,申金克卯木,虽有克伐,但因天干有情,此克可理解为一种约束和雕琢、申卯暗合,内里亦有牵绊、这种组合,预示着二人在子女教育、晚年投资等问题上,男方较为强势,时有管控,女方虽感压力,但最终能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、关系中虽有小摩擦,但因天干之合,根基不破,尚能相守、若将女命时柱换作“丁酉”,男“庚申”,女“丁酉”,地支申酉为劫财,天干丁火克庚金,此组合则预示晚年易因朋友、兄弟之事破财,且常有口舌之争,远不如前者安稳。
结婚吉时与生辰八字的关系
至此,应能明辨,合婚看的时辰,是先天注定的出生之时、那么,人们常说的挑选“良辰吉日”行礼,又是什么作用?
择吉时成婚,是在已经明了二人命盘匹配度的基础上,选择一个有利的时间和空间切入点,为这段婚姻的启程,引入一股祥瑞的宇宙能量、它好比为一艘本就坚固的船,选择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下水航行、这个“吉时”本身,并不能改变船的材质(即二人八字的根本匹配度),但它能让航行的起点更为顺利,减少初期的风浪。
若二人八字根基不合,即便选了再好的吉时,也只能是短暂的顺遂,待吉时的能量耗散,命盘中固有的冲突依旧会显现、故而,不可本末倒置,将后天的择时,凌驾于先天的命盘分析之上、合婚之要,在于审其根骨,而非涂抹外表之丹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