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及童年小时代,我们脑海中浮现的,是那段被炫丽光影与流行文化包裹的岁月、它并非一个严谨的年代学划分,而是一种文化感知,大致指向2008年至2015年前后、这个时期,智能手机开始普及,社交媒体崭露头角,郭敬明的《小时代》系列从小说到电影,定义了一种精致、甚至略带浮华的审美风潮、那么,那些童年记忆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的孩子们,究竟是属什么的?
他们的主体,无疑是中国的00后一代、这批孩子出生于新千年伊始,他们的世界观、审美观乃至消费观,在童年时期便深受这股浪潮的浸染、要精准探寻他们的生肖属相,我们需要将时间坐标拉开,一一审视。
壬午马年(2002年)与癸未羊年(2003年)
出生在这两年的孩子,是童年小时代的核心体验者、在《小时代》电影第一部上映的2013年,他们正值10岁到11岁,恰是小学高年级,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模仿欲。
属马的孩子,生肖中赋予了他们热情奔放、不喜束缚的特质、他们的童年,恰逢中国互联网从PC端向移动端飞速跃迁的时期、别的孩子还在玩弹珠、跳皮筋时,他们可能已经捧着父母的早期智能手机,在天天酷跑的世界里策马奔腾、属马的天性中的那份灵动与对新事物的追求,让他们成为这波数字化浪潮里最活跃的冲浪者、他们记忆中的小时代,不仅仅是电影里华丽的服饰,更是网络世界中无限延伸的自由与新奇。
紧随其后的属羊者,则带着温和细腻、富有艺术感受力的气质、癸未年生人,常被认为心思缜密,对美有着天然的感知力、他们或许不像属马的孩子那般张扬,却更能沉浸在小时代所营造的氛围之中、电影里精美的画面、人物间纠葛的情感、乃至那些被反复引用的金句,都可能在他们内心留下更深的烙印、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安静观察者,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吸收着流行文化的美学养分,并将之内化为自己早期的审美启蒙。
甲申猴年(2004年)与乙酉鸡年(2005年)
这两年出生的孩子,在小时代文化最鼎盛时,正处于小学中年级,记忆的轮廓同样清晰。

属猴的人,天生机敏聪慧,模仿能力强且乐于接受挑战、甲申猴年的孩子,他们的童年伴随着各类选秀节目的兴起与繁荣、从超级女声的余温到各类快乐男声、中国好声音的火爆,舞台上的光芒与一夜成名的故事,深深吸引着他们、他们是天生的表演者和参与者,善于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模仿着最新的网络热词,学习着最流行的街舞动作、小时代对他们而言,可能是一种社交货币,是与同伴迅速拉近距离的共同话题。
属鸡的人,则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表现欲著称、乙酉鸡年的孩子,他们的童年正值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崛起、他们习惯于在镜头前展示自己,对时尚与潮流有着超乎年龄的敏感、他们可能会省下零花钱,去买一本印有偶像封面的时尚杂志,对着里面的穿搭细细研究、他们记忆里的小时代,是一种具象化的时尚符号,是闪闪发光的发卡、是设计独特的文具盒,是对美最直接、最外化的追求。
丙戌狗年(2006年)与丁亥猪年(2007年)
对于出生在这两年的孩子来说,小时代是他们童年记忆的尾声,更像是哥哥姐姐们口中热议的话题,是一种朦胧而新潮的文化背景。
属狗的孩子,生肖赋予了他们忠诚、踏实的品性、他们或许对电影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甚了了,但那个时代喧嚣的氛围,却构成了他们童年记忆的背景音、当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部学习机或手机时,接触到的信息已经更加多元化、他们对小时代的理解,可能更多来自于碎片化的信息和社交网络上的讨论,带着一种审视和旁观的色彩。
而属猪的孩子,作为这个群体中年龄最小的一批,他们接触小时代时,或许还在小学的低年级、丁亥猪年出生的人,性格中常带有随和、乐观的底色、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感知是轻松而模糊的、可能是一首传唱大街小巷的电影主题曲,可能是课间女同学讨论的某个角色名字、当他们真正开始形成独立的审美意识时,小时代的浪潮已近尾声,更新、更多元的文化符号正在涌现。
将这些生肖串联起来,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生动的00后童年图景、从2002年的骏马到2007年的福猪,他们共同构成了童年小时代的生肖光谱、他们的童年,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、信息渠道爆炸式增长的童年、生肖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底色,而时代则在这些底色上,涂抹了相似的、带有那个时期独特印记的亮色、他们比90后更早地接触虚拟世界,更早地建立品牌意识,也更早地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塑造自我。
生肖属相,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符号,为我们理解一代人提供了饶有趣味的文化视角、它如同基因密码,潜藏在每个人的生命轨迹之中、而小时代,则是一个鲜明的文化切片,记录了一个特定时期社会的情绪与风尚、当二者交汇,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童年小时代是什么生肖这个问题的答案,更是时代烙印如何深刻地刻画在一代人成长年轮之上的生动例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