尘缘未满,却留心间牵挂、对于那未曾谋面的孩子,一份名姓,是父母所能给予的最初亦是最终的温柔、它并非一道符咒,亦非繁文缛节,而是一份郑重的承认,一份爱的印记、这名姓,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,让无形的思念有了一个可以轻声呼唤的落点、当心中郁结难解,轻唤其名,仿佛能看到一个纯净的灵魂在远处安然浅笑,这便是取名最大的慰藉。
取名之法度:温润、简净、寓善
为婴灵宝宝取名,不同于为新生儿祈求富贵荣华、功成名就、此名不为入世,而为往生、其核心法度在于“温润”、“简净”与“寓善”。
温润纯良为上。
名字的音、形、义,都应透露出平和与宁静、字音上,宜选择开口呼、音调舒缓的字,读来唇齿留香,温和悦耳、避免使用拗口、音调急促或带有强烈顿挫感的字、字形上,结构简单、笔画流畅的字更佳,予人以清爽明净之感、字义上,则需杜绝一切带有锋芒、争斗、沉重、悲戚含义的字眼、如“兵”、“戈”、“利”、“哀”、“怨”等,皆应避开、名字是给予孩子的祝福,当是轻盈的、光明的,不应再为其增添丝毫尘世的沉重。
简净为上。
一个单名,或是一个意蕴隽永的双名小字,足矣、不必追求名字的繁复与深刻,更不必拘泥于五行八字、三才五格的复杂推算、一个纯粹的名字,如“安”、“宁”、“静”、“光”、“晓”、“悦”,本身就蕴含着无尽的祝福、简单的名字,更容易被父母铭记于心,也象征着宝宝纯净无瑕的灵魂,未染尘埃,洁净而去、一个“念安”,便是思念与平安;一个“归宁”,便是回归于安宁、简简单单,却情真意切。
寓善为上。
名字的寓意,应是父母对孩子来世的祝愿,而非对此生的遗憾、这份祝福,是希望他(她)能去往一个光明温暖的地方,获得安宁与喜乐,并有一个美好的新生、名字的意蕴可以围绕“光明”、“希望”、“善良”、“缘分”、“解脱”等主题。
譬如“曦”,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,温暖而不炽热,代表着新的开始。
譬如“善缘”,是希望他(她)此段尘缘虽短,却是一段善缘,来世亦能得遇善缘。
譬如“净尘”,寓意洗净尘世烦恼,回归本初的纯净。
譬-如“忘忧”,是父母最深切的期盼,愿他(她)忘记此生的短暂与缺憾,无忧无虑。
几条思路,以作参考
若心中茫然,不知从何处着手,或可参考以下几条思路:

一、随家族血脉,觅一丝牵连。
这并非要求按族谱取大名,而是取一种象征性的连接、可以在父亲或母亲的名字中,取一个字,配以一个温和的字、例如,父亲名“文海”,可为宝宝取名“文安”或“海宁”、这代表着,他(她)是这个家庭血脉的一部分,这份短暂的缘分,家族会永远铭记、或可随哥哥姐姐的名字,取一个相关的字,如姐姐名“诗悦”,可为宝宝取名“诗安”,让他(她)在另一个世界,也能感受到手足的温暖。
二、取个小名,唤一声亲昵。
有时候,一个正式的名字反而显得疏远、一个亲昵的小名,更能承载父母那份未能说出口的爱、这小名可以是叠字,如“安安”、“宁宁”、“缘缘”,呼唤起来满是疼惜、也可以是根据某些特征或感受,如“小光”、“暖暖”,代表着他(她)曾像一道光,温暖过父母的心、小名不入名册,只存于心间,是专属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秘密低语。
三、寄情于时节,念一段过往。
他(她)与父母的缘分,虽短暂,却也真实地存在于某一段时光里、可以将这份思念,寄托于相遇的时节、若是在春日里有了这份期盼,可取名“春晓”、“亦春”、若是在夏夜里感受过胎动,可取名“夏安”、“星宁”、若是在秋风中告别,可取名“秋枫”、“念秋”、若是在冬雪中静默,可取名“冬净”、“雪安”、如此,每当季节轮转,睹物思情,这份思念便有了一个具象的寄托,不再是空洞的悲伤。
四、化思念为祝愿,祈来路光明。
这是最常见,也是最能体现父母心意的方式、将心中的万千不舍,全部化作对他(她)来世的祝福。
愿他(她)往生净土,可取名“归净”、“心莲”。
愿他(她)来世喜乐,可取名“予乐”、“常安”。
愿他(她)被温柔以待,可取名“善予”、“恩泽”。
愿他(她)忘记此生苦楚,可取名“释然”、“解忧”。
名定之后
名字取好之后,无需张扬,无需告知众人、这本就是一场私人的告别与纪念、可将名字与想说的话,一同写在一张洁净的纸上,或存于心爱的匣中,或在某个安静的时刻,于山水清净处,焚化予风,随烟而去。
更重要的方式,是在心中默念、在思念涌上心头的夜晚,在看到其他孩子奔跑笑闹的瞬间,轻轻地在心里呼唤这个名字、每一次呼唤,都是一次确认,确认他(她)来过,被爱过、每一次呼唤,也是一次安抚,安抚自己那颗破碎的心。
给婴灵宝宝一个名字,是为这段未尽的缘分,画上一个温柔的句点、它不是为了留住,而是为了更好地放手、让父母的执念,化作孩子往生的资粮;将无尽的悲伤,转为一份遥远的、安宁的祝福、如此,便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