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常有人探问,二〇二三年究竟是何生肖,更有甚者,会写出一个堥字来询问、此堥字,音同卯(mǎo),形中亦含卯,故而常引人误解、然若细究典籍,便知此乃一桩有趣的文字误会。
此堥非彼卯、翻开《说文解字》或《康熙字典》,堥字的本义清晰明了、其部首为土,意指与泥土、大地相关、其右侧的卯在此处仅作声符,提示其读音、故堥的真实含义是小土堆,或是隆起的坟冢、古人常以堥来形容田间地头那些微微拱起的土丘,带着几分乡野的朴实与肃穆、将这样一个带有土字旁,意指土堆的字,与十二生肖联系起来,实乃张冠李戴。
那么,真正代表二〇二三年的生肖纪年汉字,应为卯。
卯是十二地支中的第四位,其前为寅,其后为辰、在古老的干支纪年法中,地支与生肖一一对应,卯所对应的瑞兽,正是温敏可人的兔子、二〇二三农历年,正确的称谓是卯兔年。
十二地支不仅用以纪年,亦与时辰、方位、五行紧密相连、卯所对应的时辰,是清晨的五点至七点,即卯时、旭日初升,霞光万道,玉兔刚结束一夜的奔忙,正欲归巢休憩,大地从沉睡中苏醒,万物生机勃发、故卯时象征着希望、新生与黎明、方位上,卯位居正东,东方是太阳升起之地,属木,充满了生长的力量。
要完整理解二〇二三年,单提卯兔尚不周全,必须结合天干来看、中国古代的纪年法,是天干与地支的循环组合,六十年为一甲子、天干有十,曰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、二〇二三年的天干为癸。

癸是十天干的最后一位,其五行属水,且是阴水,如雨露、溪泉,细腻而绵长,具备滋润万物之功,却无滔天洪水之险、当天干癸水与地支卯木相遇,便构成了癸卯这一独特的年份。
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,水生木、这意味着癸水之力,恰好能滋养卯木的生长、癸卯兔年,并非寻常的兔年,而是水兔之年、水兔之命,兼具了水的柔韧智慧与兔的敏捷温和、这一年生人,性情多半安静,不好与人争斗,心思缜密,适应力强,能以柔克刚,于不动声色中化解难题、癸卯年本身,也预示着一种静水深流、于平和中孕育生机的气象、它不主张大开大合的变革,而更倾向于润物细无声的成长与积累、回望两载前的癸卯年,世间万象或多或少也印证了这份内敛而坚韧的特质。
谈及卯兔,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远不止于生肖、它早已化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符号,融入了神话、文学与民间信仰的血脉之中。
最为人津津乐道的,莫过于月宫中的玉兔、在古老的传说里,广寒宫中不仅有美丽的嫦娥仙子,还有一只不知疲倦、终日捣药的玉兔、它所捣制的,是长生不老的仙药、这使得兔子超越了凡间生灵的形象,被赋予了长寿、健康与祥瑞的寓意、每逢中秋佳节,人们在赏月之时,除了遥想嫦娥,也会凝望月影,寻找那只传说中玉兔的身影、兔子因此与月亮、与阴性的柔美、与永恒的生命紧密相连。
在民间俗语和成语中,兔子的形象亦是丰富多姿、譬如狡兔三窟,描绘了兔子为求自保而修筑多个洞穴的习性,比喻人应多做准备,留有后路,体现了其聪明谨慎的一面、动如脱兔,则形容其动作之迅捷,反应之灵敏,是速度与活力的象征、而守株待兔则作为一个反面教材,警示人们切不可墨守成规、心存侥幸、这些词语,从不同侧面勾勒出兔子在人们心中机警、敏捷而又温良的复杂形象。
为了避免今后再次将堥与卯混淆,我们不妨细观字形、卯字,形似将门户左右打开之状,古时有春门之意,万物由此而出,故有生机勃发之象、它与地支中另一个字酉常被搞混,酉象征门户关闭,对应日落时分,属鸡、而堥字左侧的土部,是其身份最明确的标识,一看便知其与土石相关,与生肖纪年的体系毫无瓜葛。
究其根源,对堥字的误解,多源于现代人对汉字字源和传统历法知识的疏离、在追求便捷的输入法时代,同音字的选择常常造成混淆、每一个汉字背后,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、厘清堥与卯的区别,不仅仅是纠正一个文字错误,更是对我们自身文化根源的一次温习与回归、记住,二〇二三,岁在癸卯,是那只在月宫中捣药,在原野上疾驰,温顺而又机敏的卯兔之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