签诗:
官事悠悠难辨明,不如息了且归耕;
傍人煽惑君休信,此事当谋亲弟兄。
此签于家庭家运而言,乃是拨云见日、返璞归真之象、家,本是安身立命之所,然尘世纷扰,家亦难免生出波澜、求得此签者,当下的家宅光景,或正陷于一团迷雾之中,是非曲直,如在雾中看花,难以分明。
官事悠悠难辨明,此句中的官事,在家运范畴内,并非指真正的官司诉讼,而是比喻家中那些纠缠不清、旷日持久的矛盾与纷争、可能是翁媳之间的隔阂,也可能是手足之间的误解,或是夫妻因琐事而起的长期冷战、这些问题悠悠,意味着已持续一段时日,积弊已深,非一朝一夕能够厘清、家庭成员身处其中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委屈的一方,这便是难辨明的困境、此时若执意要争个高下对错,只会让矛盾的结越系越紧,家庭的裂痕越来越深。
不如息了且归耕,此乃观音大士给予的核心指引、面对家中理不清的乱麻,最好的方式不是去解,而是去放、息了,是停止争执,停止指责,停止向外寻求谁对谁错的评判、让纷扰的心绪平息下来、归耕,是一种回归本源的姿态、于家庭而言,何为耕?耕耘的是家庭的根基,是夫妻间的情分,是父母子女的恩义,是手足间的扶持、签意劝谕,与其将精力耗费在无谓的争吵上,不如将心力收回,重新专注于家庭的本质、用心经营夫妻关系,耐心教导子女,孝顺奉养高堂、当家庭的田地被重新用心耕耘,那些杂草般的纷争,自然会因失去养分而渐渐枯萎。

傍人煽惑君休信,此句警示尤为重要、家事最忌外人插手、傍人所指甚广,可能是街坊邻里无意的闲言碎语,也可能是亲戚朋友带有偏颇的建议,甚至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挑拨离间、人心隔肚皮,外人不明就里,其言语或出于善意,却可能因片面而激化矛盾;或本就心存看热闹之态,言语间煽风点火,唯恐家宅不宁、当家庭出现问题时,若将外人的话奉为圭臬,轻易听信,只会让原本可以内部解决的问题复杂化,甚至引发夫妻反目、骨肉生隙的悲剧、故而,务必守住本心,坚定立场,对于外界的声音,要有自己的判断,不可轻信。
此事当谋亲弟兄,签诗的最后一句,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、此处的亲弟兄,泛指家庭内部最核心、最可信赖的成员、于夫妻,便是彼此;于整个大家庭,便是血脉相连的至亲、当遇到难题时,应当关起门来,一家人坐在一起,开诚布公地沟通、将各自的想法、委屈与期望都摊开来讲、纵使言语间或有碰撞,但因为有血缘与情义作为根基,终究能够寻得彼此理解与体谅的契机、手足同心,其利断金;夫妻同德,家道自成、内部的团结与沟通,是抵御外界风雨、化解内部矛盾最坚固的盾牌。
具体到家庭各类事宜:
若问家运,则目前家宅不宁,多口舌是非、但转机在于内部,停止争吵,多行关爱之举,莫让外人参与家事,则风波可平,家道重归和顺。
若问婚姻,夫妻间或有误会,且易受旁人言语影响、切记,夫妻之事,应由二人私下坦诚沟通解决、莫将矛盾宣扬于外,更不要听信第三方的片面之词、退让一步,以情为重,则关系可得修复,重归于好。
若问求子,心情焦躁,四处打探偏方,听信各路经验,反而让自己心神不宁,此即官事悠悠与傍人煽惑、签意提示,应放平心态,停止焦虑,与伴侣同心调养身心(归耕),营造和睦安宁的家庭氛围,或许在不经意间,好消息自会降临。
若问家人关系,如与父母、兄弟姐妹有矛盾,此签明示,问题的根源在于沟通不畅和外界因素干扰、应当主动寻求与亲人直接对话的机会,解释误会、一家人的事情,终归要一家人自己解决,血浓于水,只要愿意坐下来谈,总有冰释前嫌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