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年马月在十二生肖的纪年体系中,并非一个固定的生肖搭配、人们常说的狗年马月,其实是对一个民间俗语的误传或混淆、这个俗语的本尊是猴年马月。
猴年马月的由来与真意
猴年马月,泛指那些遥遥无期、难以实现的日子、它并非指猴年里的马月,而是一个谐音梗、其根源在于方言何年嘛月,意为哪个年,哪个月?、由于何与猴读音相近,久而久之,便演变成了猴年马月,用以形容事情的渺茫。
十二生肖与月份的对应关系
中国的农历纪年,不仅年份有生肖,月份同样对应着十二生肖,这种对应是固定不变的。
正月(虎月)
二月(兔月)
三月(龙月)
四月(蛇月)
五月(马月)

六月(羊月)
七月(猴月)
八月(鸡月)
九月(狗月)
十月(猪月)
十一月(鼠月)
十二月(牛月)
从这份对应表中可以清晰看到,马月特指农历五月。
那么,狗年马月究竟存在吗?
从历法角度看,它确实存在、任何一个狗年(如2018年、2030年),其农历五月就是狗年马月、这是一个具体、真实的时间点。
当人们在口语中提及等到狗年马月,其表达的真实含义,是借用了猴年马月那份遥不可及的意境,形容等待的时间极其漫长,甚至永不到来、它在语言文化中的意义,远大于其在历法上的实际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