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气升降吉凶查询表大全 节气查询2020

时间:2025-08-09 

节气,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用来反映季节变化的24个时间点,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。不仅如此,在民俗文化中,每个节气都与特定的吉凶宜忌相关联。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详尽的节气升降吉凶查询表,以2020年为例,解读每个节气所对应的吉凶,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,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。

2020年节气时间与基本概述

在深入探讨吉凶之前,我们先回顾2020年的节气时间,这是后续分析的基础。具体时间可能因历法推算略有差异,但整体变化不大。

节气名称 时间(北京时间) 太阳黄经度

立春 2020年2月4日 17:03:12 315°

雨水 2020年2月19日 12:56:53 330°

惊蛰 2020年3月5日 10:56:28 345°

春分 2020年3月20日 11:49:29 0°

清明 2020年4月4日 16:38:32 15°

谷雨 2020年4月19日 23:45:21 30°

立夏 2020年5月5日 08:51:16 45°

小满 2020年5月20日 21:49:09 60°

芒种 2020年6月5日 12:57:18 75°

夏至 2020年6月21日 05:43:33 90°

小暑 2020年7月6日 23:14:20 105°

大暑 2020年7月22日 16:36:44 120°

立秋 2020年8月7日 14:49:05 135°

处暑 2020年8月22日 05:44:48 150°

白露 2020年9月7日 17:51:28 165°

秋分 2020年9月22日 22:30:32 180°

寒露 2020年10月8日 09:38:44 195°

霜降 2020年10月23日 12:50:31 210°

立冬 2020年11月7日 12:58:37 225°

小雪 2020年11月22日 10:22:15 240°

大雪 2020年12月7日 05:09:11 255°

冬至 2020年12月21日 18:02:12 270°

小寒 2021年1月5日 11:23:17 285°

大寒 2021年1月20日 04:39:42 300°

节气吉凶宜忌详解(2020年)

以下结合2020年的节气时间,详细解读每个节气的吉凶宜忌,并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。需要强调的是,这些宜忌并非绝对,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参考,应辩证看待。

推算节气交接口诀

立春 (2月4日): 宜:祭祀祈福,迎春纳福,种植开始,破土动工(部分地区)。 忌:搬家,远行,婚嫁(部分地区认为春天开始,不宜过于躁动)。

雨水 (2月19日): 宜:探亲访友,种植浇灌,滋养身心。 忌:动土,搬家,出行(雨天路滑,不利出行)。

惊蛰 (3月5日): 宜:驱赶害虫,祭白虎化解是非,开始农耕活动。 忌:搬家,装修(惊扰蛰伏生物)。

春分 (3月20日): 宜:踏青郊游,放风筝,保持心情舒畅。 忌:远行,争吵,大动肝火(阴阳平衡之时,宜平和)。

清明 (4月4日): 宜:扫墓祭祖,缅怀故人,踏青赏花。 忌:婚嫁,搬家,开业(不宜喜庆之事)。

谷雨 (4月19日): 宜:播种插秧,祈求丰收,采茶品茗。 忌:动土,兴建,婚嫁(春末不宜大兴土木)。

立夏 (5月5日): 宜:称重,尝新,开始夏季养生。 忌:剃头,远行,剧烈运动(夏季开始,宜静养)。

小满 (5月20日): 宜:保养脾胃,适量运动,防暑降温。 忌:过度劳累,熬夜,贪凉饮冷。

芒种 (6月5日): 宜:收割作物,种植晚稻,祭拜花神。 忌:长途旅行,搬家,大型投资。

夏至 (6月21日): 宜:避暑纳凉,清淡饮食,静心养神。 忌:剧烈运动,暴饮暴食,情绪激动。

小暑 (7月6日): 宜:防暑降温,清热解毒,保养心神。 忌:长时间暴晒,食用辛辣刺激食物,熬夜。

大暑 (7月22日): 宜:消暑祛湿,多喝水,注意饮食卫生。 忌:长时间户外活动,食用变质食物,情绪烦躁。

立秋 (8月7日): 宜:贴秋膘,润肺养阴,开始秋季养生。 忌:过食油腻,剧烈运动,情绪低落。

处暑 (8月22日): 宜:防燥润肺,早睡早起,适量运动。 忌:熬夜,过度劳累,食用辛辣刺激食物。

白露 (9月7日): 宜:防寒保暖,润肺止咳,注意呼吸道健康。 忌:受凉感冒,过度劳累,食用生冷食物。

秋分 (9月22日): 宜:养阴润燥,保持心情舒畅,登高远望。 忌:熬夜,过度悲伤,食用辛辣刺激食物。

寒露 (10月8日): 宜:防寒保暖,健脾养胃,适量运动。 忌:受凉感冒,过度劳累,食用生冷食物。

霜降 (10月23日): 宜:进补御寒,滋阴润燥,注意关节保暖。 忌:受凉感冒,剧烈运动,食用辛辣刺激食物。

立冬 (11月7日): 宜:进补御寒,养精蓄锐,早睡晚起。 忌:过度劳累,熬夜,食用生冷食物。

小雪 (11月22日): 宜:防寒保暖,养肾补阳,适当运动。 忌:受凉感冒,过度劳累,食用生冷食物。

大雪 (12月7日): 宜:温补御寒,养肾益精,早睡晚起。 忌:受凉感冒,剧烈运动,食用生冷食物。

冬至 (12月21日): 宜:进补御寒,家庭团聚,吃饺子。 忌:远行,搬家,争吵。

小寒 (1月5日): 宜:防寒保暖,温补益肾,适当运动。 忌:受凉感冒,过度劳累,食用生冷食物。

大寒 (1月20日): 宜:防寒保暖,温补气血,做好防风工作。 忌:受凉感冒,剧烈运动,长时间户外活动。

节气吉凶的文化解读

节气吉凶宜忌的形成,与古代的农业社会生活息息相关。不同的节气对应着不同的气候特征,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成败。例如,惊蛰时节要驱赶害虫,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;清明时节祭扫祖坟,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,祈求保佑。

节气吉凶也与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关。古人认为,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五行构成,不同的节气对应着不同的阴阳五行属性,因此在不同的节气进行不同的活动,可以达到顺应天时的目的。例如,冬至是阴气最盛、阳气初生的时间,因此宜静养生息,不宜过度劳累。

应用与注意事项

了解节气吉凶,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,趋吉避凶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宜忌并非绝对,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参考。在实际应用中,应该结合自身情况,辩证看待,不可盲从。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,而不是生搬硬套。

例如,如果因工作需要必须在“忌搬家”的节气搬家,也不必过于担心,只需在搬家过程中注意安全,并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和时辰即可。

节气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,通过了解和传承,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,感悟人生,提升生活品质。希望这份详细的节气升降吉凶查询表,能为您在2020年的生活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