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看日子 结婚看日子全部口诀

时间:2025-08-04 

结婚,人生大事,择吉日是传统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好的日子,寓意着婚姻美满、生活幸福。民间流传的“结婚看日子口诀”繁杂多样,真假难辨。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口诀,力求呈现一个清晰、专业的择日指南,助您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良辰吉日。

一、择日基础:阴阳五行与生肖冲克

结婚看日子,核心在于阴阳五行学说。了解天干地支、五行生克,是解读口诀的前提。

天干地支:天干有十,地支有十二。两者按顺序组合,形成六十甲子,用于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。每个天干地支都有其五行属性。比如,甲、乙属木;丙、丁属火;戊、己属土;庚、辛属金;壬、癸属水。子、亥属水;寅、卯属木;巳、午属火;申、酉属金;辰、戌、丑、未属土。

五行生克: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。相生,指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。相克,指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。择日时,要考虑五行是否平衡,避免五行过旺或过衰。

生肖冲克:每个生肖都有相冲、相害、相刑的关系。比如,子鼠与午马相冲,丑牛与未羊相冲,寅虎与申猴相冲,卯兔与酉鸡相冲,辰龙与戌狗相冲,巳蛇与亥猪相冲。选择结婚日子时,要避开与新人及其父母生肖相冲的日子。

二、流传甚广的择日口诀解析

民间口诀种类繁多,但万变不离其宗,都基于以上基础理论。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口诀,并进行分析:

1. “嫁娶择日要诀:不将、凤凰、麒麟到,鸳鸯会合乐逍遥。”

解读: “不将日”指的是不宜结婚的日子。而“凤凰”、“麒麟”则是吉星的象征。这句口诀强调了选择有吉星照耀的日子,寓意着婚姻幸福美满。实际上,可以通过查阅通书或专业的择日软件,确定哪些日子是“不将日”,哪些日子有吉星临照。

注意: 不能单凭这一句口诀就断定吉凶,还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。

2. “避开杨公忌日,诸事不宜。”

解读: 杨公忌日,相传是唐朝风水大师杨筠松所定的不吉之日。一年中有十三个杨公忌日,分别是正月十三,二月十一,三月初九,四月初七,五月初五,六月初三,七月初一和二十九,八月二十七,九月二十五,十月二十三,十一月二十一,十二月十九。

注意: 关于杨公忌日的说法颇多,也有人认为其影响有限。是否需要避开,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重视程度。

3. “女命行嫁大利月,正月子午二月丑未三寅申,四卯酉兮五辰戌,六巳亥兮七月午子八月丑未九寅申,十卯酉兮十一辰戌十二巳亥。”

解读: 这句口诀指的是根据新娘的生辰八字,选择“大利月”作为结婚月份。口诀中列出了不同月份对应的地支,例如,正月对应子午,表示如果新娘的生辰八字中带有子或午,那么正月就是大利月。

注意: 大利月并非唯一的择日标准,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,比如新人的八字喜用神,以及当年的流年运势。

4. “避开三娘煞,月月十三不安宁。”

解读: 相传三娘煞是月老不肯牵红线,故意破坏的日子。每月初三、初七、十三、十八、廿二、廿七都是三娘煞日。

注意: 与杨公忌日类似,三娘煞的说法也存在争议。现代社会,很多人并不在意这些所谓的“煞”。

5. “新人属相正冲日,万事皆凶需避忌。”

解读: 指的是结婚日子的地支与新人的生肖相冲,则为不吉。例如,新人属鼠,结婚日子就应避开午日(马)。

结婚吉日传统口诀

注意: 生肖相冲只是众多因素之一,不能一概而论。

三、现代择日:综合考量,理性选择

现代社会,择日不应拘泥于传统口诀,而应结合科学的择日方法,综合考虑以下因素:

1. 双方生辰八字:这是择日的核心依据。通过分析双方八字,找出喜用神,选择能补益八字的吉日良辰。避免选择与八字相冲、相克的日子。

2. 黄道吉日与黑道凶日:查阅通书,选择黄道吉日。黄道吉日是天体运行到特定位置时,产生的吉利日子。

3. 避开忌神、凶煞:尽量避开对新人不利的凶煞,如孤辰寡宿、丧门吊客等。

4. 考虑实际情况:结合双方的工作、生活安排,选择方便亲友参加的日期。

5. 尊重长辈意见:在充分了解择日原则的基础上,尊重长辈的意见,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。

6. 使用专业软件或咨询择日师:如果对择日没有把握,可以借助专业的择日软件或咨询经验丰富的择日师。他们会根据新人的八字,进行详细的分析,并给出专业的建议。

四、实例分析:如何运用口诀进行初步筛选

假设一对新人准备在2024年结婚,新郎属龙,新娘属鸡。

1. 初步筛选月份:参考“女命行嫁大利月”口诀,新娘属鸡,则三月(寅申月)、九月(寅申月)为大利月。可以优先考虑这两个月份。

2. 避开属相冲克:新郎属龙,应避开戌日(狗)。新娘属鸡,应避开卯日(兔)。

3. 避开杨公忌日和三娘煞:查阅相关资料,避开这些不吉之日。

4. 选择黄道吉日:在剩余的日子中,查阅通书,选择黄道吉日。

5. 八字合婚:将初步筛选出的几个日期,交给专业的择日师,进行八字合婚,最终确定最佳的结婚日期。

五、关于“宜”与“忌”:理性看待,灵活运用

通书中,每个日子都会标明“宜”与“忌”。例如,“宜:嫁娶、祭祀、祈福”, “忌:动土、安葬”。对于这些“宜”与“忌”,我们要理性看待,灵活运用。

不可迷信: 不要盲目相信“宜”与“忌”,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。

重点关注: 对于结婚来说,“宜嫁娶”的日子自然是首选。

适当调整: 如果选择的日子只有少量“忌”,且对婚礼影响不大,可以忽略不计。

六、择日是为了求心安

结婚择日,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安慰,是人们对美好婚姻的期盼。不必过分迷信,也不可完全忽视。只要遵循基本的择日原则,结合实际情况,理性选择,就能挑选出一个让自己安心,让家人满意的良辰吉日。最终,婚姻的幸福与否,取决于双方的经营和付出,而非仅仅依靠一个吉日。记住,择日求心安,幸福靠经营。